跳到主要内容

附录一 拖链线缆布线指导说明

规范建议说明:

针对高柔拖链线缆的安装,需关注高频通信和高频运动等场景应用需求,在这种场景中,若用不合适的方式布置线缆,可能在使用中造成各种问题,例如线缆外皮磨损、内部导体折断、相机丢包等。基于以上情况,本节对运动类线缆的基本布线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以帮助您正确安装、使用相关产品,提升系统整体健康运转寿命。安装不当会经常导致拖链里面的线缆经常断芯,在拖链线缆布线安装的注意事项如下。

1.注意线缆不能扭曲

从包装盒里取出拖链线缆时,一定不能扭曲。不可以从线缆卷筒或线缆盘的某一端解开线缆,应该先旋转卷筒或线缆盘将线缆展开,不用时可以将线缆展开或者悬挂起来。

image1

2.线缆弯曲半径尽量保持较大

拖链线缆的弯曲半径是指电缆在正常工作时,弯曲所能承受的最大程度,线缆的 外径为 4mm,则其弯曲半径R需大于(动态/静态):80mm/40mm。

image1

3.拖链内的张力分布以及固定方式

如果拖链线缆在布线时受到张力拉伸会导致拖链内壁产生摩擦从而发生护套磨损;布线时过于松散,也会导致拖链内壁产生摩擦从而发生护套磨损和拖链里面的电缆产生缠绕。

线缆的移动部分不能被固定,固定的话会导致弯曲应力无法被分散和吸收,导致固定位置应力集中。在拖链的两端将线缆固定,电缆的移动点离拖链端部的距离应为80~120mm。

线缆抗拉强度(长期/短期):150N/300N;压扁强度(长期/短期)/100mm:500N/1000N。

(1) 适当选取线缆的长度及弯曲角度以保持电缆弯曲部分的自由度。当相机顶端有盖板(罩子)或相机四周有固定盖板(罩子)时,线缆不可触碰到固定的盖板(罩子),避免相机滑动时线缆与盖板来回摩擦。

image1

(2) 多根特别是外径不同的线缆组合同时保持电缆弯曲部分的自由度。

image1

(3) 捆扎部分附近不能过度弯曲且不要用扎带直接勒紧线缆使线缆变形!

image1

(4)安装U3连接器时需要用套管或外壳支撑。

image1

4.防止电缆互相干扰

选择能够保证线缆间距的拖链,在拖链内实施水平布线时线缆间的空隙至少应为线缆直径的 10%(0.4mm),这样在布线的同时才能防止拖链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

image1

5.外径差异很大的电缆混合配线

外径差异很大的电缆混合配线,需要隔板将线缆隔开,防止细线被粗线压迫并且容易断 线。

image1

6.弱电线与强电线应分开走线

弱电线和强电线应分开布线,距离控制在 50cm 以上,并在弱电线外面包铝箔进行隔离保护(相机光纤线属于弱电线,110V、220V和 380V 工业电属于强电),特别是伺服电机的供电线不要与相机线捆扎在一起。

image1

7.接地、漏电检查

设备(工控机电脑,相机机台等)良好接地,且设备尽量都用三插电源,电源线布线时规范布线且确认布线正确,可用插座漏电检查器检查。MP相机接地图例:

image1

8.余线摆放

布线完毕后,当布放的线缆长度过长时,可将多余的线线缆盘成圈,可用扎带固定好放置在机柜上(注意扎带不要扎太紧使线缆变形)!且不可将多余的线缆对折放置于线槽内!

image1

9.线缆上的紧固螺丝锁定

线缆插入相机后,待相机被电脑正常枚举后,再进行螺丝与相机锁定,锁定时线缆两边的紧固螺丝需同时进入,打紧时一边先进入1/3,再去紧固另一边螺丝,依次循序渐进,不可先紧固一边螺丝再去紧固另一边,避免连接器里面的pin脚发生形变!

image1